陈佩斯这个名字,对我们( men)95后来说,最早的记忆是跟( gēn)着父母辈回看老春晚里( lǐ)的“陈小二”。他在电视里吃( chī)空气面条、耍小聪明。说真( zhēn)的,如果能给爸妈抢张《戏( xì)台》路演票,他们的热情估( gū)计不亚于我们见到偶像( xiàng)。他是属于那个年代、当仁( rén)不让的初代喜剧顶流。
不( bù)过,从我们年轻人的角度( dù)看, 《戏台》好看吗?它讲了个( gè)什么故事? 抱着疑问走进( jìn)影院,在后半段渐渐懂了( le)它的隐喻,叫人非常意外( wài)。这是个 坚持自我表达、有( yǒu)深度的讽刺喜剧 ,戏内戏( xì)外互为映照。
陈佩斯老师( shī)在嬉笑怒骂、黑色幽默的( de)自嘲间, 铺陈开一个时代( dài)的缩影,一幅食物链分明( míng)的众生相 。

民国时期,军阀( fá)混战。恰逢军阀洪大帅打( dǎ)败黄大帅进占北京,同一( yī)时间,名角金啸天将登台( tái)德祥戏院,连演三日,戏班( bān)上下严阵以待。然而为情( qíng)所伤的金啸天,抽大烟险( xiǎn)些致死,眼看晚上演出就( jiù)要出意外了。而地头蛇八( bā)爷、送包子的伙计大嗓儿( ér)、洪大帅、出逃的六姨太,这( zhè)些人物又阴差阳错地齐( qí)聚戏院,搅和在一起闹成( chéng)一锅粥。
大嗓儿是个痴迷( mí)京剧的资深“票友儿”,约等( děng)于现在的影评人吧。唱起( qǐ)戏来不伦不类,说起戏来( lái)却头头是道。只因和新来( lái)的大帅是老乡,很谈得来( lái),就被对方一时兴起,变成( chéng) “空降关系户”、资本强塞的( de)主角儿 。
更何况手握生杀( shā)大权的大帅,完全就是个( gè)半吊子,不懂戏中三昧,不( bù)守梨园规矩,见大嗓儿有( yǒu)充足的评论知识,就被唬( hǔ)住了。

侯班主与戏院吴经( jīng)理,使出浑身解数,是既要( yào)伺候两位名角,又要随时( shí)应付这些闯入者。后台鸡( jī)飞狗跳,台上荒诞尴尬, 艺( yì)术的尊严被一个个枪口( kǒu)瞄准,只等一声枪响 。而后( hòu)续事态的发展,更是超出( chū)所有人的意料。
片名“戏台( tái)”,其实包含了几个层面:一( yī)是全片主场景基本都在( zài)戏院的戏台上;二是观戏( xì)时,大家难掩嫌弃但还是( shì)强颜欢笑、喝彩叫好,台下( xià)也成了戏台, 观众都在逢( féng)场作戏 ;三是被占的北京( jīng)城本身,也是个大戏台, 两( liǎng)日之内、三轮换帅 ,冲突迭( dié)起,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很( hěn)有意思的一点是,如果我( wǒ)们把戏中的人物立个图( tú)谱,会发现他们间的食物( wù)链不是层级制的, 而是如( rú)“衔尾蛇”般荒诞 。小时候玩( wán)过 斗兽棋 的,应该知道这( zhè)套规则: 象>狮>虎>豹>狗>狐>猫( māo)>鼠>象 ,鼠是最底层的动物( wù),不能吃任何一方,却能钻( zuān)入大象的鼻孔。
黄渤演的( de)包子铺伙计大嗓儿,就是( shì)这样一个角色。看到后段( duàn),会突然明白为什么会找( zhǎo)他来演。因为在大嗓儿身( shēn)上,你能看到《斗牛》里的牛( niú)二、《疯狂》系列里的耿浩,太( tài)多黄渤式角色的缩影。他( tā)无疑身处最底层,任谁都( dōu)能使唤他,不把他放眼里( lǐ)。
以为是个狠角色的八爷( yé),却因为地头蛇的身份,成( chéng)了洪大帅枪下的第一个( gè)靶子, 一枪一个窟窿眼子( zi) 。而大嗓儿这个票友,错将( jiāng)在后台好奇玩耍的洪大( dà)帅,当成不懂行的“棒槌老( lǎo)乡”,甚至对他动手动脚,反( fǎn)倒被大帅误认为是传说( shuō)中懂行的名角,钦点要听( tīng)他唱戏。他甚至还在众人( rén)面前,踹了大帅一脚,这下( xià)直接把旁人看得目瞪口( kǒu)呆。大家开始对不明内里( lǐ)的大嗓儿连连摆手,尊为( wèi)上宾。

在这个逻辑里,我们( men)能看到《戏台》的好,就好在( zài)它精准地刻画出 被权力( lì)裹挟后,只能不断作戏的( de)每个人 。
洪大帅是 “强权者( zhě)” 的化身。他留着可笑的胡( hú)子,言谈举止有时甚至像( xiàng)个任性的孩子,和大嗓一( yī)起玩的时候还带着点天( tiān)真。但当他笑嘻嘻地崩掉( diào)地头蛇八爷,看戏时挥刀( dāo)弄枪、逼人叫好,就瞬间撕( sī)碎了所有假象—— 是权力,更( gèng)是对艺术的无知,赋予了( le)他绝对的任性 。
他不在乎( hū)任何戏剧逻辑、人物宿命( mìng)、情节完整性,他只要戏台( tái)上的楚霸王按他的意志( zhì)演。对《霸王别姬》的“魔改”,项( xiàng)羽不自刎、换刘邦上吊, 刷( shuā)新了“国产片影史最不懂( dǒng)行甲方”的新纪录 。他爱的( de)是“霸王”象征的强权,艺术( shù)于他,不过是随意把玩的( de)物件。

中层的 “周旋者” 有夹( jiā)缝中求生的侯班主与吴( wú)经理,拿鸡毛当令箭的帮( bāng)凶徐处长,他们都是深谙( ān)世故之人。
双方的差别在( zài)于, 前者是为了保住戏班( bān)众人的性命和饭碗 ,不得( dé)不向强权低头,违心地安( ān)排大嗓儿顶替,痛苦地改( gǎi)戏。尤其是侯班主被迫改( gǎi)戏时,抬头望见后台供奉( fèng)的祖师爷神像,突然畏缩( suō),感到绝望,只因他内心还( hái)保有对传统艺术的敬畏( wèi)。乱世中没人能掌控自身( shēn)命运, 活下来,才能坚守未( wèi)来的道 。
而徐处长这种人( rén),随时做好 “脱下旧衣换新( xīn)衣” 的准备,是典型的投机( jī)分子,走向了圆滑的极端( duān)—— 对上极尽阿谀奉承,对下( xià)极尽狐假虎威 。作为权力( lì)的执行者,他享受着这种( zhǒng)领导无论换谁,自己都能( néng)捞到好处的快感。其实他( tā)的人生,是所有人里最没( méi)意义的,没有任何理想、追( zhuī)求、爱好,只剩逐利。

还有真( zhēn)正在舞台上 “认死理” 的人( rén)。余少群这次演凤小桐“凤( fèng)老板”,是意料之外、情理之( zhī)中的惊艳,看到他的身段( duàn)、扮相、说话的腔调,会让人( rén)想起他此前一个个经典( diǎn)角色。这个角色干净柔美( měi)、清醒守正, 表面傲娇摆架( jià)子,实际上是傲气 ,骨子里( lǐ)带着的反抗精神。另一位( wèi)角儿,被顶替的金啸天,纵( zòng)有诸多不是,但也能在最( zuì)后挺直腰板,在被炸出尘( chén)烟的戏台上,做到“戏比天( tiān)大”。
大嗓儿虽然唱得不着( zhe)调,但他身上的草根气息( xī)是谦卑、可爱的,所以并没( méi)到辱没艺术的地步,充其( qí)量是爱好者献丑。电影要( yào)表达的主题,也不是普通( tōng)爱好者、评论者与练了数( shù)十年的专业者,之间的水( shuǐ)平差异有多悬殊。 真正错( cuò)的是不懂装懂的权贵 ,哪( nǎ)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拿( ná)传统艺术当时尚单品,用( yòng)权力随意践踏。
当强权压( yā)顶,当枪口横对,凤小桐、金( jīn)啸天和五庆班众人,捍卫( wèi)了艺术的尊严与最后的( de)纯粹。权贵能让大家下跪( guì),却无法折断他们对艺术( shù)的坚守。

黄大帅、洪(红)大帅( shuài)、蓝大帅,在两天里走马灯( dēng)般轮番易主北京城。每次( cì)更替,戏台上的艺术家们( men)都会面临新一轮的蹂躏( lìn),仿佛陷入循环。 强权的面( miàn)孔会变,艺术的困境不变( biàn) ,这很现实。
不过只要把时( shí)间线拉得足够长,我们就( jiù)能感受到:历史里的时时( shí)刻刻,都有这样一些人,为( wèi)了心中那点“地道”,让艺术( shù)的尊严不可撼动。 艺术与( yǔ)艺术家,终究跨越时代留( liú)下来了,而那些大帅,早已( yǐ)化作浮沉云烟 。就像陈佩( pèi)斯老师之前采访里说的( de)那句,“坚持到还有明天,还( hái)有明天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