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生都在寻找废( fèi)墟,却从不敢真正踩进去( qù)。
这就是阿加特的问题。她( tā)写作、酗酒、热爱文学、幻想( xiǎng)爱情,仿佛一切都为成为( wèi)“女主角”做准备。但她始终( zhōng)隔着一层玻璃生活,像在( zài)莎士比亚书店里徘徊那( nà)样,看上去很投入,其实从( cóng)未下场。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6-qFOc8KWT2uV37B4Lavg?pwd=WQ1M
我不太能忘( wàng)掉她第一次在简·奥斯汀( tīng)故居的夜晚,一个人坐在( zài)暗淡的灯下,听着别人跳( tiào)舞。明明她也想加入,但只( zhǐ)是盯着他们的背影笑。那( nà)一刻我忽然觉得,她可能( néng)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真正( zhèng)的废墟里没有音乐,没有( yǒu)光,甚至也没有浪漫,只有( yǒu)刺骨的真相。所以她总在( zài)边缘停留,不敢真正走进( jìn)去。
电影里有很多人不明( míng)白她困在哪里,说她只是( shì)遇不到爱情。可我不觉得( dé)这是爱情的问题,更像是( shì)一种羞怯的自恋。她想被( bèi)废墟里的灰烬染黑,又怕( pà)真正的疼痛。她喜欢文学( xué),是因为文学能用漂亮的( de)词掩盖血淋淋的痛。她想( xiǎng)写书,却从不敢把自己写( xiě)进去。看上去是创作的瓶( píng)颈,其实是人生的瓶颈。
我( wǒ)甚至怀疑,她真正喜欢的( de)不是任何一个男人,而是( shì)那种“差一点跌进去”的暧( ài)昧。她和男主在舞会上那( nà)支舞,你记得吧?看似投入( rù)、闪躲、心跳,其实更像一场( chǎng)排练。排练过后,她还是回( huí)到角落里,一个人低头整( zhěng)理稿纸。
说到这,我想到上( shàng)次有人问我:写作靠的是( shì)什么?我没回答。但电影里( lǐ)有一句话算回答了:文学( xué)只能从废墟中生长。可是( shì)你得先敢进去。
阿加特不( bù)敢。
或者说,大部分人都不( bù)敢。
她的生活表面是巴黎( lí)书店、英国古宅、法式红酒( jiǔ)、作家驻村计划,听起来挺( tǐng)“文艺”。但仔细看,她只是被( bèi)自己的浪漫幻想困住了( le)。那栋古宅里,她永远只能( néng)写出一些别人期待她写( xiě)的故事,而不是她自己心( xīn)里真正的那一个。
到最后( hòu),她好像是“成功”了:写完了( le)书,跟男主有了爱情。但真( zhēn)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我看( kàn)到她在发表会上笑的时( shí)候,心里反而更冷?
文学从( cóng)来不是拯救。爱情也不是( shì)。更像是两块冰,在她身上( shàng)反复磨出细小的裂纹,最( zuì)后她以为自己碎了,其实( shí)只是更能忍耐了。
也有人( rén)说,她只是缺一点勇气。但( dàn)我怀疑她其实很清楚,自( zì)己从不打算真的勇敢。她( tā)要的从来不是废墟里重( zhòng)生,而是永远在废墟的边( biān)缘拍照。
而她的“废墟”,看上( shàng)去像莎士比亚书店里整( zhěng)齐摆放的书架、像英国乡( xiāng)间那场俗套的舞会、像文( wén)艺小镇的晨雾……但其实只( zhǐ)是一些精致的布景。真正( zhèng)的废墟,不会配合你拍照( zhào)。
电影到结尾,男主出现,像( xiàng)是达西一样拯救她,她笑( xiào)着伸出手。观众都松了一( yī)口气。我却觉得有点可悲( bēi):她还是没进废墟。她只是( shì)找到了一个和她一起假( jiǎ)装的搭档。
说起来,谁又敢( gǎn)说自己真的进过呢?我也( yě)没有。
可能这就是文学的( de)残酷:总有一群人被它“毁( huǐ)掉”,不是真的被伤害,而是( shì)它替你造了一座废墟,你( nǐ)却不敢进去,只能一遍遍( biàn)在门口徘徊,永远说不清( qīng)是向往,还是恐惧。
所以看( kàn)完电影,我只记住一句话( huà):去找你的废墟吧。
剩下的( de),都无所谓。